徐建的研究团队发布了《中外眼中的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调查报告》。“东方明珠”和“外滩历史建筑”被海外游客视为上海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然而,调查也发现,在这些已建立的文化地标地区,游客更多的关注的是建筑本身,与这些文化地标相结合的实质性文化活动需要进一步丰富,其影响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根据这项调查,在外国居民和游客中,排名前五的地标建筑是东方明珠、外滩、上海博物馆、陆家嘴和新天地,都位于黄浦江两岸。
徐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上海要打造自己的全球城市文化身份,有一件事将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那就是培育核心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领域,其他国际城市已经处于领先地位,要迎头赶上已经非常困难。要想在弯道上超车,上海必须放眼未来,在新兴领域走在前列。“目前,上海在网络内容行业已经取得了竞争优势。这一领域不仅是上海核心文化产业培育的最佳突破,也呼应了全球城市文化核心认同的‘魔幻城市’。”调查发现,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年增长价值超过4979亿元,其中上市互联网文化公司总市值排名第一;与此同时,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年均增长4.4%。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年均增速已达到14.4%。
徐建表示,外滩等文化地标已经成为全球人民对上海文化想象的象征。在此基础上,上海可以在空间上进一步扩张。依托网络内容产业的发展,45公里长的黄浦江将成为上海的超级文化地标。评价包括有中国特色的参考指标该文化城市评价体系由城市人文生态、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供给、公共文化参与、文化市场、文化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互联网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全球影响力等10个一级指标组成。这些一级指标包括49个二级指标,既有百万人博物馆数等传统指标,也有互联网文化产业、5G基础设施建设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
“中国文化大都市的建设需要一个客观的评价体系。可以说,过去的评价体系大多来自发达国家,有些并不适用于中国。徐建表示,在这次的评估过程中,对公司的评估指标进行了探讨。这种评价体系也超越了西方中间主义的局限。以东方的视角,融入一些中国特色的指标体系,以包容全球城市文化的发展。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海外城市在评估文化市场时,往往会包括米其林餐厅的数量。但是,作为一个主要的美食国家,米其林餐厅的评价指标可能并不适用。因此,在与美国团队讨论后,研究团队拒绝了这一指标,“现在首要考虑的是餐厅的数量,下一步我们可能会考虑将其他相关的互联网大数据纳入评估。”